在黑暗中,所能看到的只有他们的白眼睛,随之,他们的整个身躯渐渐地从黑暗中浮现出来,一批露出尖牙、手持战器、身着兽皮和饰以人头骨冠。噶龙腾护法神殿里,这些持忿怒状的守护神看似在摇曳地酥油光下在黑色的墙壁上翩翩起舞,壁画经过世纪的沉淀,依旧让人产生胆怯和敬畏感。
噶龙腾位于德格县城外,历史上属有名的康巴地区,现属甘孜州。一条从雪山流出的河流穿村庄而过。这里的主要村庄居民是游牧人,他们的冬季居所是沿着这条河而建,而河的另一边是宏伟的噶龙寺院。这里与其他多数藏族地区用白色石头砌房不同,房子是用木头和黏土夯起来的,房子外面再涂以深赭色。许多红色和白色的条纹涂在灰色的背景上,是作为村民拥护藏传佛教萨迦流派的标志。
噶龙寺位于社区的核心地带,由此而得名。这个地区的首座寺院建于九世纪,传说由拉隆. 拜吉多吉刺杀藏王朗达玛后,藏族最后一位君主,为避免追杀从西藏的中心逃到这里后发心而建的。是的,不管怎样,无论是拜吉多吉或嘎.阿尼胆巴,萨迦班智达非常有名的学生,也有可能是他给寺院起的名字。一些人认为源于十三世纪嘎.阿尼胆巴从中国大陆返回,到了这个地区解下马鞍稍作休息,(解下马鞍)因此而命名,多数人认为这个地名的由来是源于嘎.阿尼胆巴的名字,以他的姓氏命名的。而嘎.阿尼胆巴创建了噶龙腾的护法神殿,并在墙上画了萨迦派的八名主要保护神。
护法神殿是西藏各地寺院共有的特点。持忿怒状的护法神专门保护寺院和为信众在通往灵性道路上驱逐障碍。这些守护神中级别最高者属玛哈嘎啦(大黑天),更常见的是怙主,守护神。寺院专门用悬挂战器、兽皮来装饰持忿怒相的护法神并把他画在深黑的背景上。
噶龙腾地方的护法神殿曾经是宏伟寺院的一部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大部分都被毁。然而那时,护法神殿成为了当地人的粮仓,基本保存了下来,因有几年的疏忽与久远的建筑年代,明显地造成了他们的损失,特别是壁画。2007年,亚洲国际团结协会向利众基金会申请了修复噶龙腾护法神殿壁画的专项资金。在利众基金会的出资下,派遣了三位修补专家,茱莉亚车维、萨拉苏西亚和伊曼纽尔 马可尼到现场进行分析受损失程度并开始修复工作。
护法神殿是一间长方形,仅镶有一扇高高窗户的房子,在门对面,墙大致被分成两面。墙的最上面画满了用人眼与肠子构成的花环,之下大部分的墙面上画的是持忿怒状的守护神。壁画被做成背景为黑色的轻便卷轴风格,这是一种古老的唐卡绘画艺术,在黑色的背景上用金箔勾勒出持忿怒状守护神的线条。如:这种绘画艺术始于九世纪,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但是,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才普遍受欢迎。每个守护神的上面都用红色线条画出了他们的世袭教义宗师。
大门入口处的墙上,画着几个不同化身状的玛哈嘎啦壁画,也有中亚战神状贝责,属于护法神的一种。顺着顺时针方向走动,旁边的墙上有超过两幅描述玛哈嘎啦的壁画,其中有梵天相玛哈嘎啦。玛哈嘎啦的化身夜叉玛哈嘎啦,黑皮肤、獠牙、头发与胡子竖立、手持胫骨号筒状。这是萨迦派修持亲近戒律者和未灌顶传承的僧众面前显现出的四面玛哈嘎啦。在此墙下面,有双修佛(尸陀林主)一对骷髅跳舞的双身画和吉祥天女,战神之王,最初是萨迦派的主要护法神,慢慢地被格鲁派接受后来成为了历代达赖喇嘛的护法神。
门对面墙中心的护法神已经磨损,随之代替的是一团火焰的光环。尽管是罕见的,这种类型的描述,通常象征无处不在的能量与随时随地满足众生愿望的威力,动物中间的火焰,清楚表明是宝帐怙主,最后一面墙壁上的画像,被多种持忿怒相的护法神的光环所包围。不像是十八世纪绘上的,而他的绘画风格更反映了十九世纪末西藏东部常见的绘画风格。看似壁画曾经被什么东西覆盖过,遭受过特定的破坏。
最后的墙面画的是宝怙玛哈嘎啦,萨迦派的一个特别守护神,通常说是保护帐篷的,萨迦派的传统经文保留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原梵文版本的宝怙玛哈嘎啦,他前面放着矩形的小笼子,主要是用来存放灵魂出窍后的尸体。墓地之神,着虎皮、头戴颅骨冠,在佛教里象征,战胜和克服了藏在内心深处的愚昧与无知,他被众随侍持忿怒相的守护神包围着,譬如:热吉玛、吉祥天女和金刚手大势至。
当修复者抵达这里时,壁画的大部分上有大的裂缝和磨损处。在过去的点上,这座房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滑移了一点,门道和地板已经变形,壁画表面严重脱落了松粉,尤其角落近处最为明显,壁画经过几世纪的酥油、焚香和酥油灯的烟雾缭绕已经变的很模糊了,寺庙唯一的光源就是一扇小窗户。
使用大型的汽油发电机用于这空间的照亮,修复者开始分析寺院的情形以及所建寺院时的方法和原材料。噶龙腾的护法神殿是用传统的方法而建,墙壁是由黏土和一种植物层层叠加并压缩成实心的墙体,厚度达40英寸(100厘米)。准备作涂壁画的工作,用一层薄的高岭石涂在墙上,这是一种瓷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然后用河流的岩石作为工具磨光墙面达到需要的光滑度,完成这些后,墙上才可以使用颜料。
修复者们开始了在墙面上绘画的准备工作,首先使用当地黏土与合成树脂混合的材料来填补这些壁画的裂缝和缺口,同样用相同的原料来弥补从原来的墙面上剥落的片块。一旦他们完成了表面的修复工作,又开始从事四面墙的清洁工作。用刷子、水和极性溶剂,修复者能移除在墙面上累积的无垢和烟尘。在个别地方,以前用粗糙的当地黏土膏覆盖的主要守护神的面部上,用手术刀清除这些泥膏并允许修复者在原来的墙面上修复并还原墙面的本色。
鉴于绘画的重要宗教功能,工作致力于完全模仿修复,尽可能的恢复这些图像的原貌。尽可能地利用传统的材料和方法是英明的决定,修复者把这些壁画的一些涂料样本寄到所在意大利的帕多瓦无机化学全国研究理事会手上。这种绘画方式源于印度和尼泊尔的传统。依赖于使用来之地上的有机物和矿物干颜料以及动物油(通常是牦牛)调和成胶状的画法。对于护法神殿来说,每个墙的上面都涂上了一层碳黑在绘图画之前。主要图像的涂料大部分是碎宝石块,包括:孔雀石、蓝铜矿、雌黄和朱砂。画像原理的结构能达到完美是通过在雌黄上涂上一层薄薄的金箔。
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三名工作人员完成了他们的修复工作,并关掉了整个夏天陪伴他们到最后,起照亮作用的汽油发电机。而后点亮了一盏酥油灯。最后,他们从辛勤工作过的地方退出,站在壁画前,欣赏从未看过的三个世纪前的壁画。
这故事是源于色拉班钦、茱莉亚车维、莫妮卡法洛、菲力普 鲁娜哆和萨拉苏西亚几名在噶龙腾的玛哈嘎啦寺院递交报告的基础上:壁画的原貌,有亚洲国际团结协会出版。关于此项目的详细信息,请浏览www.http://www.asia-ngo.org